认错无效,国足成员辱华爆料,辱骂球迷引爆怒火

 2025-08-02 16:33:41    7472  

更令人不解的是,米高是中国香港出生的,虽然他是尼日利亚裔,但毕竟也是拥有中国香港身份证的公民,且刚刚和苏州东吴签下了合同,准备前来内地踢球挣钱。这样的球员竟然口无遮拦,话语里充满了侮辱和歧视,令人无法理解。

国足球迷对此当然不满,情绪激烈的球迷纷纷在网上发声,怒斥米高的言行。尽管国足的表现并不完美,成绩也未曾令人满意,但这些死忠球迷始终在背后支持着球队,风雨无阻。然而,米高的恶言直接伤害了这些球迷的尊严。特别是在球迷明知国足并不强大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现场加油助威,却被球员当面侮辱,试问谁能接受?

足球场上,挑衅的言语或许是常见的,尤其是在激烈对抗的氛围中,但一旦涉及到带有种族歧视的词汇,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米高的行为已不止是挑衅,而是赤裸裸的侮辱,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性质。

事件发生后,米高的道歉也显得不诚恳。他解释称自己在德国生活多年,思维方式与中国人不同,似乎想通过文化差异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辩解。可问题在于,德国也不允许随便侮辱他人,且“bastard”这一词汇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没有什么正面意义,拿文化差异作为借口显得苍白无力。

网友们对米高的道歉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他不过是在怕丢掉工作,才出来做做表面功夫。苏州东吴俱乐部对此迅速反应,48小时内便启动了解约程序,引用合同中“损害俱乐部及国家形象”的条款与米高解除合同。值得一提的是,米高刚刚签约,仅仅两天,合同的一些手续尚未完成,这无疑为俱乐部的解约提供了法律上的有利条件。

媒体人苗原指出,苏州东吴处理得果断,即使米高不愿意被解约,他也无力通过法律途径反抗。事实上,米高的言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关乎俱乐部声誉和国家形象。若俱乐部不处理此事,球迷们势必会作出强烈反应,甚至可能影响俱乐部的形象。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这种侮辱和歧视言论无法仅通过道歉或捐款来解决。尊重是相互的,作为一名职业球员,米高显然没有理解这一点。他在道歉时提到将捐出明年薪水的20?5%用于儿童足球公益,但网友们对此反应强烈,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打发”行为,既显得不真诚,也低估了中国球迷的尊严。

有网友指出:“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在此事件中,米高不仅未能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还试图通过捐款来缓解自己的不当言论,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获得大家的宽容。毕竟,尊重是无价的,任何钱财都无法弥补这份缺失。

对于这起事件,网友们态度一致,他们认为米高的道歉并不足以平息愤怒。少数人或许认为应该原谅他,但大多数网友坚持认为,道歉并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宽恕。就像有网友所言:“我打了您一巴掌,然后说对不起,您就得原谅我,那法律还有什么用?”道歉是承认错误的第一步,但并不是所有错误都可以通过一句简单的道歉来原谅,特别是当涉及到侮辱和歧视时,伤害已经造成,无法通过言辞轻易消除。

米高的道歉中还提到他在德国的生活经历,这个借口显然让人更加愤怒。真正的道歉应当是诚恳的,摒弃一切借口和辩解。然而,米高显然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他更关心的是是否能保住工作,而非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言论所带来的伤害。

这起事件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一个年仅21岁的年轻球员,明明有着光明的前途,却因一时口不择言,毁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网友们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土地上侮辱中国球迷,已经触碰到了不可逾越的底线。苏州东吴俱乐部的果断解约以及香港各界的谴责都在告诫所有人:某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某些事是不能随便做的。

无论是道歉还是捐款,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尊重,是所有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原则。希望这次的事件能给所有外籍球员一个深刻的教训:想要在中国踢球,首先得学会尊重中国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1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
姚明赴台湾助阵NBA海外赛 与林书豪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