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03:48:22 3343
神秘的”东方力量“在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们背上的火罐印引起了大家关注,被网友调侃为神秘的“东方力量”。
不仅中国运动员爱拔罐,这一传统中医疗法,也很受外国运动员欢迎。比如,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身拔罐印就曾吸睛无数。他在发布会上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确实很习惯拔罐,它对我很有效。”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游泳名将凯尔·查默斯的上身,也赫然印着不少深红色的火罐印;在杭州第会亚运19届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上,伊朗选手背上遍布的拔罐印也曾吸引关注……
拔 罐 疗 法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痰湿、瘀血、水浊、邪火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畅通经络、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运动员长期训练可致局部肌肉慢性劳损,或是肌肉急性损伤但治疗不及时,病势迁延不愈导致慢性疼痛不适。对此,拔罐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局部疼痛症状、缩短病程,还能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拔罐疗法适用于:拔罐疗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痹证、腰背肩臂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以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枯等。
拔罐的方法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几种:
01留罐法留罐法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 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02走罐法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拔下。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肥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
03闪罐法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用于不宜留罐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03刺血拔罐法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拔罐的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2、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致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3、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目前市场上拔罐的机构形形色色,良莠不齐。若操作不当,可导致烫伤。专家建议尽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罐。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7-22 02:57:07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4-27 23:22:37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6-13 04:49:44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6-05 04:17:30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7-14 22:18:57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6-16 12:06:14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5-25 23:40:52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7-14 14:36:04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4-28 00:11:00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9-28 05: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