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21:50:45 8532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再次成为国内球迷关注的焦点。尽管最终未能晋级正赛,但国足在预选赛中的表现依然引发了广泛讨论。从高洪波临危受命到里皮中途接手,从“奇迹般”战胜韩国到关键战憾负叙利亚,这段征程充满了戏剧性与遗憾。
在2016年启动的亚洲区12强赛中,国足开局不利,前4轮仅积1分。高洪波辞职后,意大利名帅里皮接手,球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3月,长沙雨夜中于大宝的头球破门帮助国足1-0击败韩国,终结了长达7年的“恐韩症”,这场胜利让球迷重燃希望。然而,随后客场对阵叙利亚的补时丢球,让出线形势急转直下。
“我们距离创造历史只差一步,但足球就是这样残酷。”——里皮在赛后发布会上坦言。
尽管归化球员政策在之后被提上日程,但2018周期暴露的问题依然明显:青训体系薄弱导致人才断层,中超联赛过度依赖外援挤压本土球员成长空间。时任足协主席蔡振华曾公开表示:“我们必须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打好基础。”
2018年的失败促使中国足球加速改革。归化球员艾克森、李可等人加入后续世预赛阵容,职业联赛限薪令出台,青训投入逐年增加。虽然短期内难见成效,但球迷们仍在等待一个更成熟的体系——就像2002年那支闯入世界杯的球队一样,证明中国人也能站在足球的最高舞台。
结语:2018世界杯周期已成往事,但它留下的经验仍在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轨迹。或许下一次,国足能真正让“世界杯梦想”照进现实。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25 22:53:08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4-28 23:38:38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6-23 20:33:33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5-12 10:49:54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18 13:02:37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6-06 08:50:05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08 07:57:12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30 15:04:50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08 13:52:27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08 17: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