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13:34:48 5040
号外号外
女子100米栏与男子110米栏
马上就要鸣枪开跑!
提起跨栏
你肯定会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
刘翔如风般掠过110米栏终点那一刻,无数中国人迷上了这一“闪电美学”
图源:体坛人物
仔细看田径项目表
上面写着:
男子110米栏
女子100米栏还有男女400米栏
等等……
为什么男子跨栏是110米女子却是100米?
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来来来
趁着运动员还在热身
我们一起把这事情讲明白
跨栏的前世今生
从牧羊人到奥运选手
跨栏的历史,堪称一部“人类花式翻栏杆”史。
跨越障碍物是人类在长期生产以及与自然作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
而作为田径运动的跨栏跑,是由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发展演变而来。
图源:河南日报
相传很久以前在英国,狼群时不时冲进羊圈叼走小肥羊。牧羊人急着追狼,却被羊圈栅栏挡住去路,只能眼睁睁接受“羊”长而去的悲催结果。一气之下,牧羊人开始每天练习跨栏,力求下次绝不失手。
后来,这竟演变成了牧羊人之间的游戏比赛,堪称古代版《男生女生向前冲》。
到了19世纪,英国学校把这项游戏正式“收编”,变成了跨栏比赛。
1837年英国伊顿专科学校举行的教师跨栏比赛,被认为是最早的跨栏比赛。当时距离只有100码(约91米),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男子110米栏。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设立男子110米栏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当时跨栏技术不是很完善,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到了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技术有所改进,这才创造了"跨栏"技术。
图源:南方+
相比起男子跨栏,女子跨栏项目起步较晚,1932年才首次进入奥运会,而且当时跑的是80米栏。1968年,国际田联决定用100米跨栏跑代替80米栏。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女子100米栏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并沿用至今。
早期跨栏的栏架,就是一般的栅栏,后来又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甚至还有锯木柴用的支架!这哪是比赛,简直是冒险,一不小心就可能人仰马翻。
直到1900年,可移动的“倒T形”栏架问世,35年后,它又改进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L形栏架。
图源:南方+
这种设计妙在哪?L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只要运动员碰到,栏架就会顺势向前翻倒,大大减少了危险和恐惧感,跨栏比赛也变得更为流畅。
男女子跨栏的
“硬件”区别
无论是男子110米栏还是女子100米栏,运动员跑完全程都需要跨过10个栏。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硬件”区别。
图源:中国田径
比赛距离:男子110米,女子100米。
栏架高度:男子栏高1.067米,女子栏高0.838米。
栏间距离:男子栏间距9.14米,女子栏间距8.5米。
图源:中国田径
男子和女子的400米栏设置也有差异,男子400米跨栏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400米跨栏的栏高为76.2厘米。
如果今天你去现场看比赛,会发现比完女子100米栏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动手把栏架调高,以迎接男子组的挑战。
为什么这么设计
科学来揭秘
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区别对待”吗?大错特错!这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公平,更能展现各自性别的最优竞技状态。
说到底,运动表现的性别差异,根植于生物学基础。
简单来说,在依赖绝对力量、爆发力和耐力的项目上,成年男性的平均水平通常高于同龄、同训练水平的女性。
图源:广州日报
但这差距是怎么来的?关键在于——青春期。
在青春期之前,男孩女孩的运动能力差距其实很小。真正的分水岭在青春期(大约在12岁)到来。
这时,男性身体会开始分泌高水平的内源性睾酮。这家伙有多厉害?它就像男性身体的“超级生长加速器”:
量级对比:青春期男性的睾酮水平会暴增20-30倍,比成年女性高15倍。
全面改造:在它的主导下,男性在骨骼肌质量、体脂率、血红蛋白含量、心肺大小与功能、甚至身高和四肢长度上,都获得了一次“硬件升级”。
图源:全运广州
而女性体内的雌二醇,虽然不像睾酮那样猛推肌肉增长,但在维持身体成分(包括骨量、骨骼肌、脂肪量和肌腱蛋白代谢)方面至关重要,是女性身体健康的“守护者”。
这些硬件的差异,直接体现在了运动表现上。纵观世界纪录,在依赖耐力和肌肉力量的项目中,男女最佳成绩的差距在10%到30%之间。
在举重、跳跃、短距离游泳等对爆发力要求极高、更依赖肌肉力量的项目中,这种差距最为明显。即便男女运动员体重相同,男性的表现通常也更优。
世界纪录和各项目最佳成绩的性别差异(2023年1月数据) 图源: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
所以,回到跨栏这个项目。它完美结合了速度、力量与技巧,而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硬件”上的先天差异,决定了他们需要征服的赛道参数也必然不同。
那为什么是110米和100米?这不只是终点线往前挪10米那么简单。
更高的栏架和更长的栏间距,对应男性更强的爆发力、更大的步幅和更长的四肢。而女子的赛道参数,则能让她们充分发挥栏间节奏快、过栏如流水行云的技术特长。
规则的差异,能让两种不同的身体形态,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战场,绽放出同样极致的竞技之美。
科普广州
,赞24
下次再看跨栏比赛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
看看男女选手的过栏技术
节奏和姿态
是不是真的不一样?
参考文章来源:都市快报、杭州网、东方体育日报、98跑、中国田径、黄龙体育中心、北京市大兴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中国田径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同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9-07 19:51:12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7-15 21:03:09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6-01 02:51:38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9-22 03:50:50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6-27 22:36:57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5-05 15:44:33
摄影技巧分享 2025-05-21 05:38:56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4-30 11:42:29
精彩影像展示 2025-05-25 15:59:41
影像背后故事 2025-08-06 21:41:19